公共神學與公共生活



代部份華人教會信徒往往把信仰和神學導向個體的內在層面,但當社會在急劇轉型中出現諸多道德、社會、政治問題之際,雖然大部份的基督徒和教會仍然保持沉默,部份已逐步表現出關注以至積極參與公共空間的事務。我們不禁要問:今天的神學於理解信仰、公共生活何為?
  一般來說,神學指向對信仰的闡釋,而理解信仰的完整性,首先一個前提是上帝面向的是普遍的人性和整個世界,而不僅是基督徒和教會。因而神學所應有的不僅僅是個體靈性需要的向度,也包含著其對社會、公共生活的意義。或者說,基督宗教信仰的完整意義只有在公共處境中給予解釋才能得以實現。由此,「公共神學」的提出即在於將神學與公共的關聯性、對共同生活議題的觸及從而對公共生活的解釋力和構建能力看作是神學的命運和價值。它認定神學對於教義和信仰的詮釋和應用,並不停留在個體的認信或個別的崇拜團體,同時也應轉向對於共同的公共生活,尤其是其道德和靈性結構的關注,並力圖從神學的立場來理解並幫助構建市民、社會和政治生活。公共討論對於神學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關鍵的,與引導個體靈魂、社會以至團體應是同樣的重要。
  公共神學通過解析基督宗教信仰的重要教義和象徵及其社會意義,闡明我們時代最緊迫的道德問題,從而闡述基督宗教信仰的公共性;它為廣泛的公共生活提供一種神學的思路,讓神學既服務於教會,也服務於社會。這裡的「公共」必須論及一般公眾關心的議題,在真正公共的領域,以一種公共可觸及的途徑,運用公眾能充份理解的概念和機制,從而去影響和參與公共見解、政策和行為的某種轉換。這裡意示著公共神學的對象、論壇空間、表達方式和影響的公共性。重要的是,這裡包含著各種形式的公共生活領域:經濟、科學、藝術、教育、學術、媒體、醫療、技術、環境、政治等等。
  公共神學所提供的正是這樣的神學資源,聯結著信仰、教義和社會的實踐議題。它的受眾是教會信眾、教外人士和學術群體,它必須是一種思想上的表述:無論是神學理論上的闡發,還是對各類實踐議題的觸及。它是在當代多元價值觀的處境中公共討論的一種聲音,其目的不在於引向皈依,而在於通過對特定宗教傳統內外人士所共處的公共生活而引發的各類議題之闡釋和引導,達到為著整個社會福祉的目的。
  公共生活對教會和神學在當今世界中的定位、社會形式和自我反思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教會和神學在現代社會中雖然常被邊緣化,但在世界各地的宗教和文化衝突陰霾下,公共空間也開始更多聆聽信仰群體的聲音。順此,華人教會也逐步呈現公共參與的角色,這不僅是指社會工作和服務的範疇,更有對家庭、教育、商業、資訊、科技、環境、社會正義(如人權、民主)等各類議題的討論與承擔。然而,基督宗教在履行公共責任的行動和實踐時,也需要神學上的根據、支持和反思,才能發展一種「為著公共的教會與神學」;而在公共領域中談論神學,更需要神學思想在詮釋、論辯和闡述上的「公共性」。
  有見及此,我們正編譯的「公共神學系列」叢書旨在呈現學術界(以歐美為主)基督宗教公共神學的重要著述,和當代漢語基督教學者對此議題的回應,主要是當今仍活躍於西方基督宗教學界且深具影響力的學者如斯塔克豪思(Max L. Stackhouse)、拉敏 (Robin Lovin)、霍倫巴赫(David Hollenbach)、海姆斯兄弟(Michael J. Himes & Kenneth R. Himes)和韋爾克(Michael Welker)等天主教及基督新教的重要著作,較完整地展現當代公共神學研究的背景、發展和現狀。本譯叢書總體上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內容:一、對於公共神學基本理論的闡發,涉獵「公共」的概念及相關的政治神學、公民宗教、基督宗教社會倫理、全球倫理等思想;二、對於與公共神學相關的重要思想家的研究,如對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布魯納(Emil Brunner)的研究;三、對於具體公共領域的分析,如對於經濟、貧窮、環境、人權等公共議題結合基督教神學思想的解讀;四、對於全球視野內不同地域的公共議題的基督教角度的闡釋。希望「公共神學」系列提供的思想資源可強化華人教會和漢語神學的「公共」意識和參與,進而豐富華人社會公共討論中基督宗教的價值和聲音,以引導並促進一種健康、負責任和有秩序的公共生活。
(作者為上海同濟大學哲學系教授、
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駐內地研究員)
转载自

Comments

Popular Posts